雷诺氏病
雷诺氏病是血管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肢端痉挛性疾病,常呈阵发性发作,多是对称性(主要是手指)。以四肢发作性苍白、紫绀、潮红为其主要临床特点。由于肢端小动脉阵发性痉挛,动脉供血不足,故皮肤苍白、紫绀;小动脉痉挛缓解后,局部微循环恢复,皮肤先呈现潮红,然后转为正常色。
此病较少见,多发生于女性,寒冷与情绪激动是主要诱因,常于指尖开始,以后波及整个手指,甚至掌部。主干动脉搏动减弱或正常,伴有冷、麻及针刺样疼痛,或蚁行感。
此病常易和下列疾病混淆,手指动脉损伤,手指慢性压伤,震动工具引起的血管痉挛,胶原系统疾病及其它周围血管疾病。如红斑性肢痛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这些疾病引起的肢端周期性皮色改变称为“继发性雷诺氏征”。此病往往呈缓慢进行性发展,随着病情逐渐加重,发作时间也相应延长。严重的病例即在夏季温度轻微降低、情绪稍微激动时也会出现明显的雷诺氏征。大部分患者常并发肢体营养障碍,如皮肤萎缩、指甲畸形、指垫消瘦、末节指骨脱钙。指尖溃疡可向指甲下发展,伴有剧烈疼痛,还可能引起指端坏疽。
本病属祖国医学“痹证”的范畴,“伤寒厥者,何以明之,厥者,冷也,甚于四逆也。经曰: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厥冷是也,谓阳气内陷,热气逆伏,而手足为之冷也。”对该病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作了较详尽的描述。
蓝××,男,29岁,农民。于1980年3月17日初诊。
主诉:右手指受冷后苍白、青紫已1年,中指溃破已3个月。
现病史:一年前因接触冷水频繁,右手指畏冷、麻木、时而苍白、青紫,手指僵硬,时有疼痛,冬季严重。3个月前中指尖溃破流水。
检查:两挠动脉搏动正常,用冷水刺激后手指立即变紫并冷痛,遇热则轻。中指顶部一节溃破,周围皮肤干燥。
诊断:脱疽(雷诺氏病)。
辨证:寒湿内侵,脉络瘀阻。
治则: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处方:桂枝、炮附子、干姜、熟地、水蛭、黄芪各30克,肉桂、细辛各10克,蜈蚣3条。
外洗方:生川乌、生草乌、肉桂、细辛、花椒各30克,透骨草40克,伸筋草、红花各30克。水煎外洗,每日2次。
服上药10天,苍白、青紫发作次数减少。中指溃破处结痂。改服;桂枝、熟附片、透骨草、川续断、红花、熟地各30克,杜仲20克,乌梢蛇15克,丹参40克,肉桂10克。20剂。外用药同上。服药后,指尖硬皮剥脱,不受寒冷刺激则苍白、紫绀不再发作,改服温经散寒、通瘀活络之品40剂。
服药后,受冷不再出现苍白、紫绀,手指溃疡愈合,可作一般工作,停用其它药物。用硫磺粉0.5克,水冲服,连服20天,以巩固疗效。1982年12月随访,已恢复原来工作。
按:此病因寒伤阳气,正气衰微,不能达于四肢所致。治疗时用大量温经、益气养血、活血化瘀之品,标本兼治,配合外洗,改善了局部血液循环,解除了血管痉挛故而取效。
于××,男,23岁,工人。于1973年1月2日入院治疗
主诉:四肢苍白、紫绀、潮红已两年,四肢趾(指)尖溃破 已两个月。
现病史:1970年冬在东北工作,因冻伤诱发四肢发凉,麻木、疼痛、行走不便。四肢颜色时而苍白,时而紫绀,时而潮红,触之冰冷,冬重夏轻,多方治疗无效。1972年10月右足第四趾、左足第二趾、左手小指、右手第二指溃破,流清稀脓液,夜晚疼痛加重。1972年12月经某医院检查,确诊为“雷诺氏病”。
有吸烟嗜好,每日10支以上。
检查:形体较胖,面色青黄,表情痛苦。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迟。四肢发凉、麻木、有针刺样疼痛。作冷水试验:两手处呈苍白:两分钟后紫绀,由指尖渐及手掌,发凉、麻木疼痛;4分钟后皮肤颜色潮红。两足实验后亦有上述症状出现。四肢扪之冰冷,均有伤口,伤口色紫暗。趾(指)甲生长缓慢,小腿肌肉萎缩,皮肤枯槁。双足背、胫后动脉及双挠、尺、肱动脉搏动微弱。
诊断:脱疽(雷诺氏病)。
辨证:寒湿入络,瘀阻血脉。
治则:温阳祛湿,清热化瘀。
处方:金银花90克,川牛膝、黄芪、当归、丹参、草石斛各30克,党参、红花、玄胡、乳香、没药各9克,炮附片、桂枝、黄柏各15克,土茯苓45克。
外科处理:四肢伤口均以75%酒精消毒,黄连油纱布外敷,干纱布包扎,隔日换一次药。
服上方6剂后,双下肢伤口流脓,仍疼痛。原方加白芍30克。又服2剂后,上肢症状减轻,但左足第三趾发黑仍流脓,上方加玄参60克继服。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坏疽发展,曾静脉滴注小分子右旋糖酐10瓶。该上方服235剂后,伤口愈合,静止痛消失,肤温升高,四肢动脉可明显触及,临床治愈。
按:此病虽属血管疾病,但不同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血管慢性炎症病变。其可能是由于寒冷刺激及精神因素,脉络受阻,血管痉挛所致。在治疗中,病情曾几次反复,症状时好时坏,但当紧紧抓住气虚血瘀这一病机时,处方用药灵活变动,便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小结
寒冷和精神刺激是此病的主要诱因,祖国医学认为,寒湿内侵,客于脉络,气滞血瘀;阳气不达,怒气伤肝,肝气不舒,气滞则血瘀;惊恐伤肾,肾阳不足,阳气不能达于四肢,均可发此病。
以上病例多为寒冷诱发,为原发性雷诺氏病,均有发凉、麻木、针刺样疼痛,苍白、紫绀、潮红三联征是其必备之症状,甚则肢端发生溃疡或坏疽。
临床体会,从冬到夏治疗和病情就易于好转,从夏到冬治疗的疗效就较差,这说明此病与外界环境的影响有直接的关系。综合所举治疗的病例情况看,无论从冬到夏或从夏到冬均取得一定的疗效。由于病机是寒邪内侵,气滞血瘀,故治疗以通络、化瘀、除湿、舒肝、温肾之法治之,溃者酌加清热之品。临床体会掌握药物的剂量是治疗本病的重要一环,温阳益气药物需大剂量方可祛除沉寒。外用熏洗药物可肿促进循环,解除痉挛,创面的外理各有千秋,处理得当,都可收到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