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唐祖宣不仅是一位德医双馨的名医,还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全国人大代表。他积极投身社会,关注民生、民情、民意。民生问题,民心所向,国运所系。他坚持群众第一,民生优先的理念,紧紧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办事。通过人大代表身份,搭建民意平台,畅通便民利民渠道,与广大人民群众心连心,持续不断地问需于人民,把群众利益作为自己履职尽责的第一追求,力求使自己的工作符合人民群众的心愿,切合人民群众的期盼。
在30多年的代表生涯中,他把“爱国爱民高于一切”作为人生的唯一信条,他以自己情系于民、敬业尽责、恪尽职守、为民代言和“诸多民生事、事事挂在心”的赤子情怀,谱写了一曲人民代表为人民的壮丽华章。
30多年来,共提交议案建议1165件,向中央领导致信86封,内容涉及国民经济、立法、政法、三农、交通运输、环境保护、教育卫生、南水北调等多个领域。撰写履职专著55部,共计3670万字。
为了中医药事业
中医古籍出版社 880千字 2013年4月
主编:唐文生 许保华
本书内容包括唐祖宣对中医药事业的历史与现状的剖析、中医药多层面改革的认识、建议,各级领导的关怀与重视,唐祖宣与名医大家的交往等。
中医古籍出版社 850千字 2013年4月
主编:唐 丽 罗德轩
本书内容涵盖唐祖宣在中医药传承、人才培养、职称评审、农村卫生、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作用、中医药工作会议和学术交流及医圣情结等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
履职见证
中医古籍出版社 910千字 2013年4月
主编:唐晓燕 冀文鹏
本书包括唐祖宣在探索中医药理论、弘扬仲景学说所做的临床实践,研制中药新药,挖掘古籍文献著书立说、仁心仁术、医治患者、高尚医德、媒体报道与获奖见证。
中医古籍出版社 1080千字 2013年4月
主编:唐静雯 段 旭
唐祖宣历任县、市、省和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三十余年,在提出的1003件议案建议中,有关中医药事业方面416件。本书汇编了他对中医管理机构建设、中医立法、中医投入、中医传承、中医基层建设等方面的议案、建议及答复函200余件,是唐祖宣为振兴中医药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真实记录。
人民代表唐祖宣
中医古籍出版社 845千字 2017年9月
主编:唐静雯 马寅生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问题。农业丰,则基础牢;农业稳,则社会安;农业富,则国家昌。本书通过唐祖宣对豫西南农村的深入调查,所到之处,天蓝地绿,民乐食丰,令人欣慰,从旧有传统桎梏中脱颖而出的中国农民,正以他们新的视觉和新的精神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中医古籍出版社 864千字 2017年9月
主编:唐文生
本书记录唐祖宣关注人大建设,就如何加强人大法制建设进程,如何加强人大机构,尤其是县级人大机构建设等诸多问题提出议案、建议,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使人大工作顺应民心,反映民意,贴近民心,推动我国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化进程尽微薄之力。
中医古籍出版社 792千字 2017年9月
主编:许保华 唐晓燕
本书记录了唐祖宣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上提交的议案、建议为主线,内容涉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国家体制、法制建设、工矿企业、政法队伍、教育文化、环保计生多个方面,记录了唐祖宣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感想和体会。
践行宗旨
中医古籍出版社 864千字 2017年9月
主编:唐 丽 冀文鹏
本书记录了唐祖宣为减轻农民负担奔走呼号,为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直陈中央领导,多次在报刊杂志、电台、电视上呼唤社会各界关注弱势群体。
我当代表三十年
捍卫国粹--上
中医古籍出版社 970千字 2017年9月
主编:唐文生 唐 丽
本书记录唐祖宣深入医疗卫生部门,深入群众中,了解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使医疗卫生事业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打破旧的医疗卫生体制,建立系统的合作医疗保障制度。
捍卫国粹--下
中医古籍出版社 990千字 2017年9月
主编:唐晓燕 唐静雯
本书记录唐祖宣深入医疗卫生部门,深入群众中,了解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使医疗卫生事业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打破旧的医疗卫生体制,建立系统的合作医疗保障制度。
心系农业 农村 农民
中医古籍出版社 1060千字 2017年9月
主编:许保华 李 莉
本书记录唐祖宣长期工作、生活在基层,与农村、农民有着特殊的感情,“三农”问题始终是他关注的问题。在30余年的代表履职生涯中,仅“三农”问题就提出议案建议100多件。
关注民生 民情 民意
中医古籍出版社 990千字 2017年9月
主编:吕炳绪 王光涛
本书以唐祖宣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上提交的150余件议案、建议为主线,辅之以向有关领导的上书、各种调研视察报告、讲话等编辑而成,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使人大工作顺应民心,反映民意,贴近民心。
薪火传承实录
中医古籍出版社 850千字 2017年12月
主编:许保华 唐静雯 段 旭
本书记录唐祖宣2014年当选国医大师后,奔波于大江南北,跋涉于长城内外,广收门徒,授课演讲,广布医道,临床施教,以此启迪中医后学,把自己宝贵的经验传承下去,培育新一代青年中医成长。书中记述了唐老的学术思想、临证经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华名医薪火传承录
中医古籍出版社 850千字 2017年12月
主编:唐祖宣 唐静雯
本书编写了105名古代名医、三批国医大师和100位名中医,简述了他们的学术思想及对祖国医药学做出的贡献,旨在启迪后学对中医经典理论的认识和体悟、临床思辨的灵活与深入,对理论及技能的辨证及体验。行之与临床,则表现为临证中的圆机活法,对证病与人体异同的把握,通过表象直达本源能力,临床操作的手技与手法等。
豫内资 720千字 2006年11月
主编:武圣奇
《为了中医药事业》真实记录了唐祖宣在50年的医海生涯中,为了中医药的振兴和发展所付出的滴滴汗水和点点心血。
豫内资 800千字 2008年6月
主编:武圣奇
《情满中医》 是《为了中医药事业》的补充、完善和延续,真实记录了唐祖宣在50年的医海生涯中,为了中医药的振兴和发展所付出的滴滴汗水和点点心血。
中医古籍出版社 1300千字 2009年9月
主编:马寅生 许保华
《我为中医五十年》记录了唐祖宣收集、整理、反应基层对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意见和要求所走过的人生轨迹,是他五十年为中医药事业不懈奋斗的真实写照,彰显了他对中医药事业的执着追求以及所付出的点点心血。
中医古籍出版社 600千字 2011年12月
主编:武圣奇
《农村中医药现状与对策》一书介绍唐祖宣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达的农村中医药调研课题,为了探讨中医药的现状与对策,深入农村基层调查,收集有关农村中医药的相关资料,并从中查找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存在的深层原因,探究出了一套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中医古籍出版社 750千字 2018年8月
主编:武圣奇 王光涛 唐文生
本书记录了唐祖宣行医60余年和当选全国人大代表30年以来,牵挂着祖国传统医药学事业的兴衰,时刻为祖国传统医药学事业的法制建设和伟大复兴鼓与呼,从而助推了中医药事业的立法进程。
豫内资 900千字 2007年1月
主编:武圣奇
《关注社会》以唐祖宣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上提交的150余件议案、建议为主线,辅之以向有关领导的上书、各种调研视察报告、讲话等编辑而成,内容涉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国家体制、法制建设、工矿企业、政法队伍、教育文化、环保计生多个方面,真实记录了唐祖宣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体会和感想。
农村调查纪实
豫内资 900千字 2009年6月
主编:吕炳绪
《农村调查纪实》是唐祖宣担任各级人大代表30年间,尤其在担任16年全国人代表期间,深入农村调研的亲身体验,就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所提议案、建议和有关媒体所发表的文章,以及调研札记等汇集编纂的一本纪实书籍。
豫内资 800千字 2006年12月
主编:武圣奇
《情系三农》是唐祖宣担任各级人大代表30年间,尤其在担任15年全国人代表期间,深入农村调研的亲身体验,就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所提议案、建议和有关媒体所发表的文章,以及调研札记等汇集编纂的一本纪实书籍。
履职实录
中医古籍出版社 762千字 2011年12月
主编:吕炳绪
《履职实录》记录了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前夕,唐祖宣深入农村、企业调研,依据群众急盼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所撰写和整理成的议案、建议,以及提交给全国人大会议过程中的会前会后事。从中可以看出唐祖宣在履职过程中所付出的汗水和心血。
豫内资 750千字 2015年1月
主编:吕炳绪
《唐祖宣与南水北调》以唐祖宣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上提交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议案、建议为主线,辅之各种调研视察报告,真实记录了唐祖宣担任人大代表期间,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为南水北调工程尽微薄之力的真实记录。
中医古籍出版社 900千字 2106年12月
主编:马寅生 段 旭
《唐祖宣与地方发展》侧重唐祖宣同志在助力地方行政区划改革、建设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地方财政增收减负、农业农村农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基层中医药事业、交通事业、高教旅游、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协助地方领导、部门所做的工作,以纪实写真方法、图文并茂形式,展现唐祖宣同志在履行人大代表职责中,为党为人民做出的感人事迹和突出贡献。
难忘的时刻
中医古籍出版社 900千字 2011年12月
主编:马寅生 王光涛
《难忘的时刻》记录了唐祖宣与领导、同仁、友人、亲朋、群众接触中,留下的珍贵照片,体现了关怀之情、同仁之情、同志之情、亲朋之情、平民之情。
豫内资 750千字 2018年7月
主编:马寅生 吕炳绪 唐静雯
《秉书献国策》收录了唐祖宣担任全国第七、九、十、十一、十二届人大代表和河南省第八届人大代表三十年间,就我国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和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呈送给59位中央领导和省部级领导的信函。这些信件,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肯定,多数被采纳,为中央领导决策提供了较为翔实的依据,起到了助推国家制定方针政策的作用。
中医古籍出版社 910千字 2019年1月
主编:唐克源
本剧本取材于国医大师、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唐祖宣作为原型的典型事迹。剧作时空跨度七十多年,主人公饱经沧桑,尤其在浩劫中历经磨难,身处逆境,不忘初心,矢志不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潜心医德医术的历练,最终成为大医俊耆、一代宗师。
中医古籍出版社 478千字 2018年11月
主编:许保华 吕炳绪 周 巍
本书汇编唐祖宣在全国第七届、河南省第八届、全国第九届人大会议期间提交的议案、建议和答复函,是唐祖宣当人大代表履职的真实记载,是一位人大代表人生历程的履痕轨迹。
从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一位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利益、为中医药事业振兴和社会发展勇于担当的赤诚胸怀,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的新面貌,体现了我国民族医药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折射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中医古籍出版社 591千字 2018年11月
主编:唐 丽 冀文鹏 崔松涛
本书汇编唐祖宣在全国第十届人大会议期间提交的议案、建议和答复函,是唐祖宣当人大代表履职的真实记载,是一位人大代表人生历程的履痕轨迹。
从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一位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利益、为中医药事业振兴和社会发展勇于担当的赤诚胸怀,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的新面貌,体现了我国民族医药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折射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中医古籍出版社 565千字 2018年11月
主编:唐晓燕 吕炳绪 许保华
本书汇编唐祖宣在全国十一届人大一、二、三次会议期间提交的议案、建议和答复函,是唐祖宣当人大代表履职的真实记载,是一位人大代表人生历程的履痕轨迹。
从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一位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利益、为中医药事业振兴和社会发展勇于担当的赤诚胸怀,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的新面貌,体现了我国民族医药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折射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民喜
中医古籍出版社 626千字 2018年11月
主编:马寅生 张 旭 刘 韧
本书汇编唐祖宣在全国十一届人大四、五次会议期间提交的议案、建议和答复函,是唐祖宣当人大代表履职的真实记载,是一位人大代表人生历程的履痕轨迹。
从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一位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利益、为中医药事业振兴和社会发展勇于担当的赤诚胸怀,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的新面貌,体现了我国民族医药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折射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中医古籍出版社 569千字 2018年11月
主编:唐文生 唐晓燕 唐静雯
本书汇编唐祖宣在全国十二届人大一、二次会议期间提交的议案、建议和答复函,是唐祖宣当人大代表履职的真实记载,是一位人大代表人生历程的履痕轨迹。
从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一位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利益、为中医药事业振兴和社会发展勇于担当的赤诚胸怀,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的新面貌,体现了我国民族医药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折射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中医古籍出版社 730千字 2018年11月
主编:唐文生 唐 丽 李 莉
本书汇编唐祖宣在全国十二届人大三、四、五次会议期间提交的议案、建议和答复函,是唐祖宣当人大代表履职的真实记载,是一位人大代表人生历程的履痕轨迹。
从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一位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利益、为中医药事业振兴和社会发展勇于担当的赤诚胸怀,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的新面貌,体现了我国民族医药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折射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玉医缘
中医古籍出版社 550千字 2019年2月
主编:王春会
国医大师唐祖宣难忘的时刻
中医古籍出版社 900千字 2016年5月
主编:马寅生 王光涛
本书整合国医大师唐祖宣珍藏的照片及材料,采用以图带文、以文加图的形式,按类别编排,直言陈述,力求图文并茂,如实反映了唐祖宣谦和的品德、精专的医术,以及爱国爱民、履职尽责的真实形象。
媒体见证
中医古籍出版社 970千字 2019年2月
主编:李莉 吕炳绪 马寅生
本书收录1987年至2019年30多年中,在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台、电台、网站上登载的300多件有关唐祖宣同志的信息和事迹,涵盖了唐祖宣同志的医德、医风、医术,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弘扬和发展中医药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事迹。
中医药发展简史
中医古籍出版社 460千字 2019年2月
主编:唐 丽 李 莉 胡锦辉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医药文化是五千年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之瑰宝,是有史以来中华民族与自然、疾病作斗争而留下的丰富、珍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辉煌的成就,有着深奥的学术思想理论,更有丰富的临床实践。它蕴含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中一颗璀灿的明珠,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本书主要展出祖国中医药学的起源和简要发展史,以及在各个时期为祖国中医药学和为人民防病治病做出突出贡献的历代医家。
中医古籍出版社 420千字 2019年2月
主编:唐晓燕 薛鹏飞 胡锦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实施“中西医并重”的政策,使中医药成为医疗保健事业的重要力量。中医药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并且不断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本书主要介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级领导为祖国中医药事业做出的贡献以及当代国医大师风采和邓州十大名医。
中医古籍出版社 350千字 2019年2月
主编:唐静雯 王光涛 胡锦辉
邓州历史厚重而悠久,自夏仲康封子于邓,星转斗移,历经沧桑,至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这里土地肥沃,特产丰富,文化灿烂,人杰地灵。繁衍生息在这片热土的炎黄子孙在劳动、生产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逐步探索、试验、总结、发展起来独具特色的中医药学。本书主要介绍作为“医圣”张仲景故里,邓州中医药辉煌的历史及现在的巨大成就,中医教育,中医科研,中医药管理机构,中药材种植,历任政府领导对中医药的关怀和邓州古今岐黄名家激励今人,泽被后代。
中医古籍出版社 450千字 2019年2月
主编:刘 韧 唐文生 胡锦辉
本书主要介绍了张仲景故里和张仲景伤寒学派的形成,以及张仲景生平事迹和故事。
国医大师唐祖宣事迹
中医古籍出版社 500千字 2019年2月
主编:吕炳绪 许保华 胡锦辉
2009年和2014年两次评选出的60位国医大师中,邓州市中医院院长唐祖宣是国内唯一一位来自县级的中医工作者。唐老常说我一生办了两件事,一件是当了一名医生,当医生他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了136篇论文,撰写著作106部共计7830万字,还给160多位副部级以上干部看过病...另一件事是当了一名大代表,他是全国第七、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届河南省人大主席团成员。在30多年的人大代表历程中他提出议案建议1168件,其中有关中医药事业方面的518件。本书主要介绍唐祖宣作为一名医生和一名人大代表做出的事迹。
养生与保健
中医古籍出版社 320千字 2019年2月
主编:寇荣誉 胡锦辉
《黄帝内经·素问》曰:“其知道者,法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既是世代医家的养生秘诀,也是唐祖宣中国式养生的行为法则。本书从情志、运动、饮食、药物等方面阐述了国医大师唐祖宣的养生理念以及唐老研究的历代高龄的名人大家养生诀窍。
中医古籍出版社 370千字 2019年2月
主编:阮志刚 吴振强 胡锦辉
本书重点介绍了全国名医大家和知名人士对张仲景展览馆赠送的祝贺书画作品。
国医大师之路
中医古籍出版社 1100千字 2019年2月
主编:许保华
本书记录了唐祖宣参选国医大师的过程,从报名申请到学术论文,从著作简介到学术交流,均详细记录。不仅系统地展示了唐祖宣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更给读者打开了一扇窥视国医大师仁术之路的窗子。本书付梓,冀望给中医药界后起有志之士以启发,通过点点滴滴的记录,让世人明知,此路不是隐晦的、曲折的,而是只要精勤求索、苦寒磨砺、奋勇前行,就可走上的光明大道,从而促进中医药优秀文化弘扬,振奋中医药行业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106部著作问世
中医古籍出版社 370千字 2019年2月
主编:许保华
为传承发展中医事业,唐祖宣率领诸弟子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临床科研之路,其内容涵盖周围血管病科之深入、疑难杂病研判之探秘、中国式养生之要略、仲景学说之阐微等多个领域。他们勤于临床,日积月累,研讨病案,卷札盈斋,滴水成河。依据临床的体验,撰写学术论文380多篇,其中136篇发表于省以上医学期刊;撰写学术专著64部,计4200万字,履职著作42部,计3100万字,终成7300万字的唐祖宣书系,深得国内外专家好评。
我当代表为人民
国医俊耆唐祖宣
中医古籍出版社 650千字 2021年2月
主编:唐克源
国医大师唐祖宣为了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心怀悬壶济世之志,肩负薪火传承之责,他广收门徒,大有星火燎原之势。他的弟子来自天南地北、国内外各个层面的人才,累计一千多人。对于这些爱徒,大师把毕生所学的中医药经典理论与临床诊治的宝贵经验倾肠倒肚、全部传授给他们。大师在传道授业中那种“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在徒弟中感受深刻。
学术交流 传承精华
中医古籍出版社 610千字 2021年2月
主编:唐静雯 唐克源
本书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以大量篇幅搜集整理了唐祖宣所参加的全国中医药各类学术交流会议,真实记录了杏林人献身于岐黄事业的方方面面,且有着史料保存与参考价值;第二章以翔实的档案资料展示唐祖宣历年来所发表论文的成果同读者分享。为使读者更直观地体会学术交流成果,书中列举了各个时期所发表论文的一览表,并附有相关刊登杂志封面及论文首页影印件,以增强对学术交流的真实性及可信度;第三章简明扼要介绍了大师在学术交流中,坚持以提高疗效为重点的创新之路,把提升医疗技术为振兴中医的宗旨。
中医古籍出版社 390千字 2021年3月
主编:唐克源
本书主要讲述在各地党政领导及业内同道的鼎力支持下,唐祖宣大师在广收门徒的同时,在各地建立好他的“国医大师唐祖宣传承工作室(研究室)”,现已经在全国有关省、市建立了八十七个传承工作室。这些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国医大师唐祖宣传承工作室(研究室)的核心骨干,大都是唐大师的门徒或徒弟的徒弟。研究室的活动,多是通过大师对其出课题、交任务、压担子,促其开展活动频繁,业务研讨活跃,取得成效显著。
著书立说 启迪后学
中医古籍出版社 420千字 2021年3月
主编:唐克源
本书讲述了唐祖宣大师为弘扬和传承中医药事业掂起笔来,努力把精力用在对古典医学精华的梳理和挖掘上,要联系杏林经典医著,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记好医案笔记,写出能传承给后人的医学专著。大师身先士卒,带头著书立说,他笔耕不止,著作等身,他的中医传承写作团队,先后出版发行各类系列中医专著以及与其相关的政论著作达120部,计一亿多字,这些著作由大师主编审改,创中医著作宏篇之最。
砥砺奋进十二载 新药研发结硕果
中医古籍出版社 330千字 2021年3月
主编:唐克源
本书主要讲述唐祖宣历时十二年的不懈努力,“脉络通颗粒”终获国家三类新药批文,后由鲁南制药厂正式批量生产的一个过程。
履职尽责正能量 “八个助推”献国策
中医古籍出版社 370千字 2021年3月
主编:唐克源
本书讲述了唐祖宣大师利用蝉联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平台,积极向党和政府建言献策,反映百姓心声,助推中医药事业及社会经济发展。大师的这些议案建议及上书信,由于内容切合国情,符合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合民心、得民意,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接见,为制定国策提供了依据,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八个助推作用”,其助推成果将在正文中表述。
大医精诚战疫情 中医中药出国门
中医古籍出版社 390千字 2021年3月
主编:唐克源
本书主要讲述在唐祖宣的中医生涯中,经历了四次重大疫情,1987年的红斑性肢痛症大流行;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9年的儿童手足口病疫情大传播。2019年年末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他领衔同北京同仁堂境外中医防治专家组,以云发布的方式向世界各地开具“一国(地区)一策”系列中药组方,由北京同仁堂向境外的149个门店为华人华侨和当地民众提供中医药服务。